【建工精神传承者】杜松林: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人物简介:杜松林,男,汉族,中共党员,武汉理工大学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2019级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期间,在学习方面,荣获1次研究生一等学业学金,2次研究生二等奖学金和1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学生工作方面,荣获武汉理工大学“校优秀研会负责人”、“研究生社会工作先进个人”、“校优秀研究生会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和“院优秀学生共产党员”等荣誉。本科期间曾获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和多次专业学科竞赛奖项等荣誉奖励。
人生格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初心追卓越 妙手著文章
儒雅随和,时常面带微笑是杜松林给大家的一致印象;做事有条不紊、主次有序是其一贯的工作作风;领导研究生会成员组织活动时严格要求,细致周到又是他的不二准则。在学生工作中,他总是不失时机地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的问题。他说,“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在学生工作中,他都会尽力做到让每位成员都能有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让众人拾柴点燃的焰火愈加壮丽。
“作为一名标准的理工男,我其实还是追求一点文艺气息的,特别喜欢和享受在某些小憩的时光里写写画画。”当问到杜松林为什么会选择新闻宣传工作时,他这样回答。从本科期间担任学院团委新闻部负责人开始,他逐渐发现写作的魅力,于是他开始在一次次的摄影采访和握笔挥毫中锤炼功底,在与优秀的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秉信求以恒 慎终当如始
杜松林在研一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喜爱的写作领域,加入了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研究生会宣传部,并作为部门负责人带领部门以高分获得了当年年度“院研究生会优秀部门”荣誉称号。在任期间,他撰写或修改的新闻稿达50余篇,参与组织的各类特色活动约10项,同时也让学院新媒体板块的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新版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涨幅达1200%。在研二担任院研究生会负责人期间,院研会首次举办了包括“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首届建苑视角”摄影大赛等在内的10余项特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当问到研会生活时,杜松林自信地说:“这是对我提升最大的一个阶段,不仅让我在组织领导、协调能力等工作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己的眼界变得更宽,也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以一个服务者的姿态给同学们带来一个丰富多彩的研究生生活。”“始于兴趣、陷于责任、忠于热爱”这句话一直在激励着他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踏实勤勉、实事求是地工作。
学习勇争先 少壮不等闲?????
“虽然学生工作占据了我相当一部分的时间,但我始终坚信学生的首要职责是学习。”带着这一份期许与目标,他在本科期间参加了学校的校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发表了相关成果;在研一期间也撰写发表了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获授权。
杜松林本科期间每年的学分绩点和综合成绩均保持在专业前10%,而在研一期间,也以专业第二的综合总成绩获得了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他说,自己开始时常会有学习和学生工作相冲突的问题,“刚开始会很不适应,但是随着时间过去,我也慢慢学会了通过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清单,在每天晚上在睡前核对每项工作完成与否来进行自己的时间调控。”学会规划时间、分清轻重缓急,学会把事情安插在不同时间段去完成,并且给自己定一个最终期限,专心投入其中,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并做到善始善终,这些都是他在做学生工作和学习从容自信的底气。
青春心践行 立德铸理想
本科期间,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体的了解以及老师、同学的鼓励,杜松林通过了校支教团的选拔,去到四川阿坝州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山区支教。当谈到那段经历时,他说:“当地的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大山深处的孩子生活比较艰辛,眼中满是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我们给他们带去了书籍和学习用品,也带去了知识的阳光。我主要结合专业知识,负责科技课的支教任务,会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建筑模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支教时,他从不觉得恶劣的环境是前行的阻力,带着支教奉献的拳拳之心,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播撒希望的种子。有次去学生家进行家访,当地正处在雨季,他走过泥泞崎岖山路,在暴雨时突发泥石流险些遭遇危险,但这些艰难挫折都没有动摇他继续支教的决心,反而成为了他生命中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学校走出去,走到基层,走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这也是杜松林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党员和研究生的自觉领悟与实际行动。
杜松林心中的“建工精神”——我觉得“建工精神”的内在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字上,一个“建”字,一个“工”字。 “建”蕴含着我们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子,要有作为一个工程建设者应有的专业水准、担当使命和建设精神,并在未来的土木建筑等各行各业建设祖国、回报社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专业特长,有所建树;而“工”则需要我们学习和发扬“工匠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专注、突破创新。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和新时代的建工人,要知行合一、砥砺前行,不仅要在工程研究领域钻尖研微、严谨求实,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使命。